自考有一个优势在于,只要你各科考试通过,那么就可以提交申请毕业。自考相对来说比较自由,不会限制说要先报哪一科才行,一般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,加起来有十几门科目之多,如果报考规划不够合理,可能会大大增加毕业时长。自考每年都会有固定的考试时间,考生若想以最快的方式获得毕业证,就要合理的规划自己要考的科目。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报考建议进行报考。
报名时如何合理分配报考科目?
一、报考不宜过多
自考的门数一般是十几门科目,一次考试可以报考四门,有些考生想要赶快拿证,每次都报考四门考试,但是在准备时压力过大,反而不能准备充分。
只建议准备充分的同学一次报考四科。一次报考2~3科较为合适,每科科目都能认真准备。
二、报考科目次数
有些科目每年只考一次,这样如果考完成绩不理想,就只能等待下一年才能继续报考。白白浪费时间。开考次数少的科目一定要优先报考,避免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上。
三、实践课程提前考
一些专业是有实践考试的,实践考试在相应课程考试合格后就可进行,所以要尽早报考。如果在全部课程考试后才进行,会拉长毕业时间。实践考核一年安排2至4次,考核的具体时间由各主考学校确定,一般会提前3个月公布考试安排和有关要求,所以要多留意主考院校的官网信息。安排好考试时间,避免因安排不当拉长毕业时长。
四、科目搭配推荐
在科目报考前先查看报考专业当年或去年的课程名单,了解一下科目的难易程度,再进行合理的科目报考。
推荐报考一门公共课加一到两门专业课,此方法有两点优势:
①可以保证每次考试都有科目可选
②公共课难度比专业课低,复习时候难易搭配。
自考新生报名如何选择专业?选择专业对于考生来说是重中之重,一个好的专业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,相差是天差地别。
一、结合本人实际的知识基础
自学考试是需要循序渐进的,选择专业一定要根据现有的基础,不要人云亦云,一味跟风。俗话说:有多大的蛇就打多大的洞。
学文科的同学,大多数学基础较弱,在报考选专业时就要尽可能避开需要考试高数的专业。另外,本科生选专业时,喜欢选择和自己本身专业相近的专业。这里,笔者提醒一点,本科生拿到双学位可以增加毕业时就业的筹码,如果两个专业学位相同,那么这点优势便会削弱。故,本科准自考生要尽量避免这一点。
二、结合本人的兴趣
爱因斯坦说:兴趣是好的老师。所选的专业适合个人的兴趣,学习就不会感到枯燥,不会成为一种负担,反而会成为一种乐趣。在兴趣的驱动下,学习就会有一种持续的动力,也会比较顺利通过各门功课的考试。所以,兴趣便成为选择专业必不可忽略的一条重要原则。
三、在职准自考生要结合本职工作
参加自学考试的朋友大多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,自学的目的是为了更新知识,提高素质,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,立足岗位成才。恩格斯曾说过:需要是很好的学校。
因为工作的需要,学了就能用得上,能推动学习,不断攀上新台阶。故,这一点变成为在职准自考生所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。
以上针对不同的准自考生,所占有的比重是不能平均的。我们考虑问题不能孤立起来,一定要善于综合几个方面的因素,从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结合点,来选择自己的专业。
四、结合时代的发展
参加自学考试,就是要选择那些顺应时代发展、贴近时代脉搏的专业,学以致用,迎接新世纪的挑战。有人说英语和电脑是人们进入21世纪的“护照”,所以,近年来选择英语、计算机专业的自考生几乎占报考人数的一半。
同时,目前社会人才稀缺但行业并未在国内迅速发展的专业,也并不是没有前途。如物流管理及电子商务。希望准自考生也不要盲目的去追热,追“流行”。